行業新聞您现在的位置:首 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工業4.0時代,巨頭們為何爭相佈局智能物流?
2016年,在激烈的競爭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收購來擴大規模、業務協同,以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經濟形勢。申通快遞、中通快遞雙雙宣佈億元戰略投資中國最大的線上快遞服務平臺微快遞;華貿物流重組擬12億並購中特物流;供應鏈諮詢領域巨頭LLamasoft先收購了Ilog,再收購CAST;聯邦快遞將以48億美元收購TNT Express,國內、國際動作不斷。
預計在未來,大家會看到更多的物流企業、三方物流、零擔網路、新型平臺通過收購兼併的方式來奠定自己的江湖地位並企圖擴大地盤。企業通過收購來擴大規模,業務協同以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經濟形勢,在激烈的競爭中收購合併,似乎是最容易開源的方式,也是當下最有用的辦法。
針對更為複雜的國際物流體系,阿裏巴巴、順豐等先行者早在兩三年前就已全面佈局智能物流體系,國內的京東、天貓、順豐等,也都抓緊了時間為倉庫自動化佈局,工業4.0時代下,智能化物流系統的研發和體系的建立將越來越成為今後電商和物流業競爭的關鍵。
那麼,智能物流到底是什麼?
之前和一個行業外的朋友聊起智能物流這個概念,他第一個聯想的就是馬遜的倉庫機器人,這可能也是大部分非業內人士對所謂智能物流的理解。但其實,智能物流所包含的內容可不僅僅是倉庫機器人那麼簡單。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術,使物流系統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維、感知、學習、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中某些問題的能力。即在流通過程中獲取資訊從而分析資訊做出決策,使商品從源頭開始被實施跟蹤與管理,實現資訊流快於實物流。
即可通過RFID標、感測器、控制器、GPS及移動通訊技術等讓配送貨物自動化、資訊化和網路化。智能物流包括智能立體倉庫、倉庫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碼/拆垛機器人、高速高清度堆垛機、高速分揀系統、智能輸送系統、製造執行系統等,自動化的專案可劃分為傳送帶、自動分揀機器人、搬運機器人、送貨無人機、智能掃描、識別等。因此,智能物流並非簡單的以機器人代替人這麼簡單,其中涉及到很多交叉技術。
智能物流是聯接供應、製造和客戶的重要環節,不僅可以節省巨大的運營費用,更可以大幅度提高物流提高效率。目前,國內很多倉庫雖然已經開始了自動化的設備更新升級,但也只能算是半自動化,因為智能化控制和操作還需要人工的輔助。即使如此,也已經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數以億計的經濟價值,節省了人力、財力。站高望遠,全自動化才是倉儲配送自動化的終極目標。
巨頭們爭相佈局智能物流,到底意欲何為?
講到倉庫自動化,就不得不提亞馬遜,亞馬遜無疑是倉庫自動化的巨大推手,2012年,亞馬遜花8億美金拿下Kiva機器人公司,將倉庫自動化推向風口浪尖,方式極其簡單粗暴。目前,世界各地的亞馬遜倉庫總共越有3萬臺Kiva機器人。據估計,這些機器人能為亞馬遜節省20%左右的運營費用。據相關數據的分析,每將這些機器人添加到一個新倉庫中,就能節省2200萬美金的物流費用。
無獨有偶,國內外各大製造業、電商、物流等企業和公司也馬不停蹄的做了類似的佈局,今年5月中國美的集團出價50億美元收購德國KukaAG,成庫卡最大股東,此舉也是相當引人矚目。庫卡(KUKA)是德國工業機器人製造商,屬於倉庫類輕量機器人的公司,這個收購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現在是一個講究時間、效率就是金錢的時代,如果你的工廠、倉庫還停留在靠人工搬運的低效工作模式上,那麼你將落後於對手一大截。
隨著電子商務業務的爆發式增長,催生了智能物流產業的迅猛發展,為了給消費者帶去更好的消費體驗,就必須提供更快的配送服務,這就催生了對倉庫、物流和配送解決方案的需求,而解決方案必須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最大可能的降低成本。以自動化物流系統來看,預計至2020年國內的自動化物流系統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未來幾年行業增速有望保持15%以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盈利空間受到壓制。物流自動化是降本增效的突破口,且行業具備自動化改造的客觀基礎,也這正是目前出現倉庫自動化收購案熱潮的背後原因。
如今,無論哪個行業的競爭,都不再是單品或單一解決方案的競爭,而是產業生態鏈的競爭,因此,無論是巨頭還是中個企業,都必須找准自己的定位,加入產業鏈合作模式中去,共同推動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