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您现在的位置:首 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超載治理“10日談”: 堵不如疏
9月21日,GB1589-2016於北京時間零點起正式實施,與此同時,被稱為史上最嚴、規模最大的治超工作(整治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行為專項行動)同步進行。
今天是新政施行的第10天,據陸鯨平臺一組資料顯示,治超後全國日均找貨司機同比減少了15%,物流從業者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考驗。
難以逾越的治超之殤
“跑貨運90%都是超載的,我不超載,別人超載,我就沒了客源,就算裝上貨了,我跑了一趟車反倒賠錢了。”因為治超令,有著8年經驗的貨運司機老王決定先回家搞秋收,停運觀望觀望。
隨著物流新政的落地施行,一場覆及整個中國物流生態的“蝴蝶效應”被徹底引發。根據各大媒體近期的跟蹤報導,全國各地已經發生多起查超罰扣事件,部分貨車出現停運現象,僅新政施行首日,有資料表明貨車流量便應聲驟降3.7%,治超對3000萬貨運司機的影響可見一斑。
有業內人士預測,因為治超造成的短期運力供應不足,還將誘發運費大幅上漲,漲幅或在20%-30%左右,貨源將漸漸向鐵路運輸傾斜。
如何轉嫁新政成本,各方仍未達成默契,司機方選擇觀望避風;物流企業簽了運輸合同,只剩硬扛;貨主方考慮下家要是漲價,就另覓他處……
回顧治超歷史,從GB1589-2004到GB1589-2016,治超實則從來沒有停過,時松時緊、時抓時放,好如一波又一波的浪潮,物流人在其間踏浪而行、習以為常。治超不僅是項政策,更是個社會問題、經濟問題,多措並舉綜合治理,才能標本兼治。
堵不如疏給治超留時間
物流新政的初衷是為解決行業運行效率、標準規範和安全問題。長遠來看,治超是物流行業走向規範化的一次重大改革,對未來發展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通過政策有形的手與市場無形的手協同做頂層設計,將給經歷互聯網和資本催化,野蠻生長的物流行業帶來一次洗牌,以良幣驅逐劣幣。
“治超是好事,但建議留有合理的預備和過渡時間,一刀切的重罰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 陸鯨FBA蘇州分會會長李建表示,物流公司多是和發貨客戶簽了年度合同,治超需要給提價預留過渡時間,否則擠壓的是三方物流和專線公司的利潤空間,最後影響的還是發貨人整體運輸時效和穩定性,也會造成一定的質疑與反彈。
在目前的治超問題上,物流行業從業者與政策制定者之間,是存在資訊不對稱以及角度偏差的。中國物流行業的主體是個體司機,對於他們來說謀生才是擺在第一位的,而政策制定者則是從經濟調控的角度考慮問題。因而堵不如疏,相比於雷厲風行的重罰,針對物流從業者的所處現狀,制定配套的緩衝政策,鼓勵和引導更多人去使用標準貨車,完成合法合規化上路,是更快更好更穩地達成治超目標的良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