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您现在的位置:首 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歐界:生鮮電商面臨資本寒冬?只有“大款”才敢做
雖然生鮮電商便宜又省事,但這麼一折騰,東西買的不順心,錢也打了水漂,大家想愛也愛不起。既然現在人們生活水準提高了,也不差錢兒,還是去市場買新鮮的吧,畢竟市場上還能挑著買,雖然貴但是吃的放心。
生鮮市場曾一度被大佬們看好,BAT也紛紛砸錢“入坑”,但最近幾年這是怎麼了?不止果園幫,多家生鮮電商都宣佈停業,曾經的生鮮明星創業公司一米鮮、愛鮮蜂等都先後曝出業務調整和裁員的新聞。曾獲亞馬遜2000萬美元投資的美味七七也以無力支付員工工資,宣告倒閉,看來生鮮市場的寒冬已經到來。
線上生鮮雖然有價格優勢,但這品質確實不敢恭維。明明生鮮電商們不用擔心房租水電費,線上交易就好,為何屢屢出現“爛果”事件?
生鮮倉儲難,成本流量高。生鮮市場的關鍵點是又生猛又新鮮,線上電商要做生鮮要必須保證食材新鮮、配送及時。而生鮮產品保質期較短,運輸過程中容易出遭到擠壓損壞,品質破損,產品品質下降。
像水果,採摘早,到消費者手裡可能還是生澀的,成熟時採摘,到手就爛了。生鮮電商會將較易損壞的食品用獨特的氣泡膜包裹,為了防止商品物流過程中碰撞還會夾帶防隔層,類別不一樣的商品還需另外獨立配備不同的箱子,這些3-10元不等的包裝成本,意味著至少要收100元才能收抵平衡。而“笨鮮生”就是被果農“坑死的”,本是好心幫果農解決滯銷問題,卻遭遇坐地起價,最終做了替死鬼。
冷鏈物流居高不下的成本,也讓生鮮更無利可賺。成本是普通常溫配送的130%,再如何壓縮,物流每單價格皆不低於10元。海鮮配送時要加冰袋,時間久會影響口感,運輸過程中,難免會遭遇“冷暴力”。所以一些大款生鮮電商選擇自建物流,難道倉庫、冷藏車、冷藏庫、人工都不要錢的嘛!注入了這麼多心血,大搞倉儲,盈利難於上青天!畢竟生鮮電商與家電、衣物不同,講究的是爭分奪秒。
資金周轉難,大規模才有存活可能。目前市場上95%的生鮮電商都在虧,只有1%在盈利。流量居高不下、同質化競爭越來越嚴重,沒有規模、沒“後臺”是玩不起的。中小型垂直生鮮電商沒資金、周轉難,面對水漲船高的高流量,只能止步向前。而拿到融資的企業也未必能發展的順風順水。比如京東投資的天天果園,其C輪融資高達7000萬美金,產品在京東上售賣。京東意圖幫其打造垂直市場,擴展業務至全國。然並卵,它還是關閉了線下門店。可見,即使有了大平臺的注資,生鮮電商也未必能闖出一片天。但只要有錢注資,就是資本,BAT三巨頭分別對三家生鮮電商進行注資,資本大規模湧入生鮮市場,讓電商之間“百團大戰”,“活兒好”的留下,經不起的打擊的go die。
生鮮電商經歷過大熱,也經歷過寒冬,虧損正是目前95%的生鮮電商面臨的最大問題。也許只有進行深度的融資,形成大規模的生鮮市場,才有存活的可能。如何縮短配送時間、保證產品品質是虜獲消費者的最重要因素,畢竟市場方便又新鮮,消費者不一定要在電商的樹上吊死。生鮮電商們未來的路,全靠自己多努力,解決好產品品質以及配送問題,才能重新贏得消費者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