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您现在的位置:首 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海運界的Uber呼之欲出 低迷的海運業春天將至?
從去年開始,就有多家航運電商企業獲得了千萬級的融資。
業內認為,貿易鏈條中的環節“互聯網+”的傾向日益明顯,而整個體系內的平臺大致可以分為:與實體經濟端緊密對接的貿易類電商平臺,其中一部分就是進入外貿流通環節的“貨源”;與“貨源”發生密切關係的貨代類電商平臺目前正蓬勃興起並呈燎原之勢;原本以資料整合、效率提升為目的的,並以EDI為主要資料集合手段的港口和航運企業的平臺,因為注入了新興增值服務的因素,也變得活躍起來。
航運電商利用網路科技和互聯網技術,提升行業智慧化和資料化水準,從而提高航運交易效率,降低社會物流運行成本,並向產業金融機構等協力廠商提供開放業務資料介面,是航運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未來,航運產業鏈分工將更加明確,產業鏈上的企業和機構,更多地是依靠資料產生關聯和進行業務驅動,同時,交易以及運營決策會更智慧。互聯網和智慧化一定會與航運產業深度結合,不斷推動產業變革,電商一定會在行業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樂艙網樣本
樂艙網成立於2004年,此前主要經營日本、韓國、東南亞區域間的航線,業務主要包括集裝箱租賃,供應鏈管理,航線運營等,合作的船公司超過60家,客戶超過1000家,行銷網路主要分佈的天津、青島、煙臺、上海、寧波、廈門、深圳7大港口。
從去年開始,樂艙網的CEO許昕決定要在這個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海運行業做出一些改變——組建海運電商平臺,整合拖車、訂艙、報關、保險,提供一站式服務。
“雖然目前海運業仍比較低迷,但包括國際貨代、集裝箱拖卡、倉儲、報關報檢等環節的國際物流行業已是一個4萬億的行業,而運轉方式卻還偏傳統,”許昕告訴記者,樂艙網想做航運電商撮合交易服務平臺,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縮短原本線下冗長的交易鏈條,縮減中間鏈條,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
在國際航運業,原來的買賣流程是這樣的:承運方(擁有艙位和運力的物流能力方,也就是賣方)→一級貨代→二級貨代→三級貨代→有航運需求的外貿商(買方),由於貨代眾多,並層層加價,買方和賣方的資訊不透明,也浪費了不少管道成本。
“對買家來講,他們想運價更便宜,選擇更多,更透明,資訊更及時,對賣家來講他們想增加網上的銷售管道,做增量客戶,”許昕說,而通過網上操作的系統化,是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
此次登陸新三板後,樂艙網計畫融資5000萬~8000萬人民幣,用於加大技術平臺建設、業務的擴展和運營方面的投入,以進一步整合上下游資源。
資本蜂擁背後
樂艙網並不是海運電商行業唯一“吃螃蟹的人”。據記者瞭解,目前涉足航運電商的主要有4類,一是船公司的直營電商,比如中遠的泛亞電商;二是貨代公司的直營門戶電商,主要是此前從事貨代行業的公司,將自營的線路搬到線上;三是船公司的聯盟電商平臺,比如INTTRA和CARGOSMART;四是像樂艙網這樣的協力廠商公共交易平臺,也是參與者最多的類型。
市場規模的巨大潛力是業者紛紛佈局的主要動力。多位元行業內人士就告訴記者,中國出口集裝箱規模在2014年就達到1.7億TEU,出口集裝箱運費及物流成本規模達到幾萬億美元,假設僅有1%的交易通過網上成交,就將有幾十億美元的規模;而根據中研普華國際貨運代理行業分析專家撰寫的《2014-2018年中國國際貨運代理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諮詢報告》,我國國際貨運代理市場規模預計2014-2018年年均增長率有望超過20%,到2018年,我國國際貨運代理市場規模將超過3萬億,其中海運貨運達到2.32萬億。
據記者瞭解,目前大多數航運電商平臺上的交易還是免費吸引使用者階段,但由於操作習慣和固有的利益格局,目前20多家航運電商平臺真正有實質交易的只有幾家,每月的交易額只有1000-2000TEU,佔據海運物流整體交易規模的萬分之一都不到。
不過,航運電商平臺依然已經成為投資熱點。從去年開始,就有多家企業獲得了千萬級的融資。
“未來的盈利模式可以是通過促成買賣雙方,向賣方收取傭金;或者推出類似誠信通產品,收取認證年費;還可以通過增值產品收費,如報關,保險,賺取差價等,”許昕告訴記者,而誰能夠儘快脫穎而出在競爭中獲得更多的用戶,誰才可能成為海運界的uber。
許昕透露,為了吸引更多用戶的注意力,樂艙網最近就推出了“運費融資”產品,“通過買賣雙方基於平臺上的交易資料為基礎,純信用無抵押無擔保,隨借隨還,主要為解決貨運代理公司無法取得銀行貸款的難題,幫助買賣雙方解決資金問題。”